探訪尼雅遺址,傳說中的精絕古城是何模樣?
中新網新疆和田2月4日電(潘琦) 遠處,晨光初起,宿霧未散,近處,10余輛越野車一字排開向著千年遺址尼雅出發(fā)。近日,記者跟隨“2022-2023跨年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探險隊”一行40余人,驅車4個小時,從新疆民豐縣穿越無人區(qū)走進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心,探尋精絕古國的蹤跡。
出發(fā),前往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
精絕古國,是否是小說《鬼吹燈》里的秘境?尼雅遺址地處絲綢之路南道交通必經之地,曾經是精絕古國繁盛的城郭。
精絕古國的存在時間約為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5世紀。自1901年尼雅遺址被發(fā)現以來,多次考古活動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尤以1995年的中日尼雅遺址聯合考察隊發(fā)掘成果最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代織錦護臂,為國家一級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被譽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最偉大的發(fā)現之一。
從民豐縣城沿315國道行駛至沙漠公路(新疆輪臺至民豐縣)后,大地開始變得荒涼,只有兩側人工栽植的沙拐棗、梭梭、紅柳等排排涌來。在抵達離尼雅遺址最近的小鎮(zhèn)后,車隊突然停了下來。
“給輪胎放氣!”遠處傳來領隊嘹亮的聲音。司機師傅華林告訴中新網記者,在進入沙漠前,降低輪胎氣壓將增加輪胎與地面接觸的面積,減少車身重量對地面的壓力,降低被陷在沙中的概率。
跋涉,在黃沙大漠中
汽車在漫天黃沙中奔馳,沙漠丘陵高低起伏,因干涸而死去胡楊再一次提醒我們這里是死亡之海。
從平坦的村道拐下路基,一人多高的紅柳撲面而來,四輪驅動的越野車左沖右突,劇烈地顛簸,樹枝刮擦著車門發(fā)出刺耳的聲音,坐在車內的我們東倒西歪,忍不住陣陣驚呼。
繼續(xù)向沙漠深處前進,眼前最有趣的地貌是紅柳包,它們孤立高大,像一處處破敗的烽燧。
紅柳包由流沙圍繞紅柳緩慢而有規(guī)律地堆積逐漸形成,起初土包很小很矮,經過數百年不間斷的沙土堆積和紅柳植物的逐年生長,常常出現高達10米以上的大土包。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鐵男說:“1995年中日聯合考古發(fā)掘時,我們把國旗插到紅柳包上,高高飄揚?!?/p>
記者抬起相機,遠處的沙丘近在眼前。細細觀摩,沙丘的輪廓甚是迷人,兩翼順著風向延伸,平面輪廓呈現新月形,黃沙漫漫,蜿蜒曲折。
神秘,精絕古城又現真容
翻過一道沙丘,連片木樁突然映入眼簾。“這是尼雅遺址中保護最為完整的N3和N4居址,曾經是精絕人居住的地方。”張鐵男介紹,這里就是精絕古城,保留著受損程度不一、規(guī)模不等的眾多房屋、葡萄園、羊圈等遺址。
據張鐵男介紹,精絕人住宅遺址邊有果園分布,當時食用的果品,除了葡萄、桑葚以外,還有石榴、杏、桃、沙棗等。順著木棧道走進N3,盡管有些地方已被流沙掩蓋,但精絕人木骨泥墻的建筑依稀可見,胡楊木為房屋的基柱,紅柳枝編成籬笆做墻體。風吹過,一些枯萎了的果樹樹干,一小簇一小簇地從流沙層中露了出來。
如今,走近尼雅遺址,仍能輕松辨認出這里的“地標”——佛塔遺址。塔體通體乳白,下呈正方形,上為圓柱形,佛塔用土坯加泥砌成,6米高的佛塔分3層。繞著佛塔走一圈,想象著千年前精絕人在這里生活的點滴。
農田果園,人們種植小麥、葡萄、桑樹,織造毛毯,燒制各類陶器。仿佛隨時會炊煙再起,牛羊撒歡,駝鈴聲響。
“佛塔西北數千米的地方,就是國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出土的地方。”新疆和田地區(qū)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吐送古麗·買托胡提說,關于精絕古城消失有很多猜測,是戰(zhàn)爭?疾???還是自然條件惡化?遺址并沒有發(fā)掘出刀劍戟箭,也沒有戰(zhàn)斗過的尸橫遍野。反倒是所有的墓葬亡者安詳平靜,大禮陪葬。生活痕跡都清晰可見,但這里居住的人們卻忽然消失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神奇的未解之謎讓尼雅遺址成為眾多探險者和考古工作者的向往之地。(完)